古诗词

陈肃

元常州无锡人,字伯将。举博学宏才,授兰溪州判官。历翰林学士、兵部尚书。终河南行省左丞。善诗文。有《伯将集》。 陈肃的作品>>

陈阳复

阳复,字子初,天锡第三子。 陈阳复的作品>>

陈益稷

益稷,国王陈日晅之弟也,其先闽人。有陈日煚者,为交趾王李氏婿,夺其国而有之。元宪宗时,尝遣将兀良合台破其国都。日煚传国于其子光炳,遣使纳款。世祖中统三年。封光炳为安南国王。至元十四年,光炳卒,国人立其世子日烜。徵之入朝,不肯行,会用兵占城,谕日晅使助军粮,不从,遂移兵伐之。日晅拒战败走,其弟昭国王益稷率妻子官吏以降。二十三年,封益稷为安南国王。命镇南王脱驩及左丞相阿里海牙等引兵纳之,未克。言者以为非便,遂止。益稷从师还鄂州,其后日烜遣使来贡,二十七年卒,子日焌立,益稷竟久留于鄂,遥授湖广行中书省平章政事。武宗朝,累进金紫光禄大夫仪同三司,文宗天历二年卒,寿七十六,谥曰忠懿。王有诗若干首传世,皆归朝后所作。安南,古南交地。自秦时为郡县,汉唐因之,五代割据,遂成异域。元时兵力之强,尽有西南诸部,而安南独不入版图,选将用兵,频年暴露,而终莫得其要领。然益稷以羁旅降王,犹能以歌吟与中朝文士相颉颃。何地无才,亦足以见元时诗学之盛矣。 陈益稷的作品>>

郭道卿

元兴化莆田人。世祖至元间地方不宁,道卿与弟郭佐卿守孝子祠,为起事者所执,兄弟各求代死,竟均得释。享年八十以上。 郭道卿的作品>>

陈天锡

元福宁州人,字载之,号晋斋。为本州学正,转盐运提举大使。宁宗至顺初,擢建阳尹,以六事闻于朝,加奉议大夫,知福州致仕。终年八十。有《鸣琴集》。 陈天锡的作品>>

马麟

元昆山东沧人,字公振,一字国瑞。嗜读书。元季避兵松江,筑室鉴池,有田园花木之趣,日诵经史。遇佳客往来,则觞咏不辍。有《公振集》。 马麟的作品>>

张观光

元婺州东阳人,徙金华,字直夫,一字用宾,号屏岩。性通敏,涉览经史。少游太学。荐授婺州路儒学教授。元初,婺有学校,自观光始。调绍兴路平准行用库大使,以母老辞。有《屏岩小稿》。 张观光的作品>>

高明

高明(约1305~约1371) 元代戏曲家。字则诚,号菜根道人。浙江瑞安人,受业于县人黄溍时,成古典名剧《琵琶记》。元代戏曲作家。瑞安属古永嘉郡,永嘉亦称东嘉,故后人称他为高东嘉。他的长辈、兄弟均能诗擅文。他曾从名儒黄□游,黄为官清廉,并以至孝见称。高明的思想、品格受家庭、老师影响颇深。明代万历刻本《琵琶记》插图高明青年时期用世之心很盛,元顺帝至正五年(1345)以《春秋》考中进士,历任处州录事、江浙行省丞相掾、福建行省都事等职。高明为官清明练达,曾审理四明冤狱,郡中称为神明。他能关心民间疾苦,不屈权势,受到治下百姓爱戴,处州期满离任时,百姓曾为他立碑。 高明的作品>>

曹元用

曹元用(1268年—1330年),字子贞。祖籍阳谷阿城(今嘉祥县纸坊镇李村),后迁居汶上。元代大臣,与清河元明善、济南张养浩并称为“三俊”。元文宗天历二年(1330年)去世,赠正奉大夫、江浙行中书省参知政事、护军、东平郡公。谥“文献“。有诗文集40卷,名《超然集》。 曹元用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