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

武元衡

武元衡(758―815),唐代诗人、政治家,字伯苍。缑氏(今河南偃师东南)人。武则天曾侄孙。建中四年,登进士第,累辟使府,至监察御史,后改华原县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员外郎。岁内,三迁至右司郎中,寻擢御史中丞。顺宗立,罢为右庶子。宪宗即位,复前官,进户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寻出为剑南节度使。元和八年,征还秉政,早朝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遣刺客刺死。赠司徒,谥忠愍。《临淮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武元衡的作品>>

张谓

张谓(?--777年) 字正言,河内(今河南泌阳县)人,唐代。天宝二年登进士第,乾元中为尚书郎,大历年间潭州刺史,后官至礼部侍郎,三典贡举。其诗辞精意深,讲究格律,诗风清正,多饮宴送别之作。代表作有《早梅》《邵陵作》《送裴侍御归上都》等,其中以《早梅》为最著名,《唐诗三百首》各选本多有辑录。“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疑白梅作雪,写得很有新意,趣味盎然。诗一卷。 张谓的作品>>

刘眘虚

开元二十一年(733)进士,调洛阳尉,迁夏县令。性高逸,不慕荣利,交游多山僧道侣。曾拟在庐山卜宅隐居,未成。早年逝世。 刘眘虚的作品>>

颜粲

颜粲,登建中进士第。存诗二首。 颜粲的作品>>

崔涂

崔涂(854~?),字礼山,今浙江富春江一带人。唐僖宗光启四年(888)进士。终生飘泊,漫游巴蜀、吴楚、河南,秦陇等地,故其诗多以飘泊生活为题材,情调苍凉。《全唐诗》存其诗1卷。 崔涂的作品>>

昙靖

宪宗元和间僧。元和元年(806)在越州,作诗送日僧空海归国。事迹及诗1首,皆见《弘法大师全集》卷七收《弘法大师正传》。《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昙靖的作品>>

□嘉惠

姓不详。唐代人。生平事迹、籍贯皆不详。敦煌遗书斯五五五存其诗1首,《全唐诗外编》据之收入。 □嘉惠的作品>>

襄阳妓

襄阳妓,太祖建隆朝人(《能改斋漫录》卷一一)。 襄阳妓的作品>>

晁衡

唐时日本国人。玄宗开元五年随遣唐使来华,慕中国之风,留不去。改汉名朝衡,亦作晁衡。肄业太学,以成绩优异,任左春坊司经局校书,历左补阙、卫尉少卿、秘书监。与诗人储光羲、李白、王维等相结识,酬唱不绝。天宝十二载回国,途中遇险,误传其死,李白诗哭之。同年,再入唐。肃宗上元中,擢左散骑常侍、镇南都护。后卒于长安。 晁衡的作品>>

虚中

唐僧。宜春人。少脱俗从佛,而读书吟咏不辍。居玉笥山二十载,游潇湘,与齐己、尚颜、顾栖蟾为诗友。后住湘西栗成寺,与马希振情好甚笃。又时时贻诗司空图,图亦推重之。有《碧云集》。 虚中的作品>>

蜀高祖王建

五代前蜀创建者。晚唐许州舞阳(今河南舞阳)人,一说陈州项城(今河南沈丘)人,字光图,行八。少无赖,以屠牛、盗驴、贩私盐为业,人称「贼王八」。唐末,从忠武军为队将,後节度使杜审权擢其为列校。唐僖宗广明元年(西元八八〇年)十二月,黄巢军陷长安,唐僖宗幸蜀。翌年,随忠武军监军杨复光率八千兵马破黄巢军,擢为都头。後赴蜀驰援唐僖宗行在,被田令孜收为养子。光启元年(西元八八五年),唐僖宗返长安,分典神策军,宿卫中宫。光启二年(西元八八六年),护驾幸兴元,遥领壁州(今四川通江)刺史,创将帅遥领州镇先河。唐昭宗文德元年(西元八八八年),在蜀召集亡命及溪洞酋豪,攻彭州,并掠佔剑南西川、东川、山南西道等地,授永平军节度使。後破成都,据两川。天复三年(西元九〇三年),封蜀王。後梁太祖开平元年(西元九〇七年)灭唐,遂自立为蜀帝,史称「前蜀」。在位十二年,蜀中颇为安定。庙号高祖。事迹见《旧五代史·卷一百三十六·〈僭伪列传·王建传〉》、《新五代史·卷六十三·〈前蜀世家·王建世家〉》、《十国春秋·卷三十五·〈前蜀·高祖本纪上〉》、《十国春秋·卷三十六·〈前蜀·高祖本纪下〉》。《全唐诗》存诗一首。 蜀高祖王建的作品>>

七岁女子

姓名不详,南海(今广东广州)人。武后如意年(629)召见,令赋诗1首,见《诗话总龟》前集卷四三、《唐诗纪事》卷七八。《全唐诗》收此诗。 七岁女子的作品>>

西鄙人

西鄙人,意为西北边境人,相传为唐代五言民歌《哥舒歌》的作者。这首民歌通过对陇右节度使哥舒翰的歌颂,表达了各族人民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平朴自然,雄浑粗犷,流传至今。 西鄙人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