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

陈襄(述古)

宋福州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字述古,因家在古灵村,人称「古灵先生」。宋仁宗、宋神宗时名臣。倡理学,与陈季甫、周希孟、郑穆友称「海滨四先生」。宋仁宗庆历二年(西元一〇四二年)进士。初仕浦城主簿,历知仙居、河阳、濛阳诸县。嘉祐二年(西元一〇五七年),入为秘阁校理、判祠部事。嘉祐六年(西元一〇六一年),出知常州。宋英宗 治平初,复为开封府推官、三司盐铁判官。宋神宗卽位,出知明州。熙宁二年(西元一〇六九年),同修起居注,知谏院、改知制诰。寻直学士院。熙宁四年(西元一〇七一年),因与王介甫政见不合,论靑苗法不便,出知陈州。熙宁五年(西元一〇七二年),知杭州。熙宁七年(西元一〇七四年),复知陈州。熙宁八年(西元一〇七五年),召还,知通进、银臺司兼侍读,判尚书都省。元丰三年(西元一〇八〇年)卒,年六十四。尝荐司马温公、苏东坡等三十三人。有《古灵先生文集》。事见宋·陈晔《古灵先生年谱》《永乐大典·巻三一四二》,《宋史·巻三百二十一·陈襄传》。 陈襄(述古)的作品>>

不二禅师

不二禅师即是比丘守一,为云门宗的七世传人。他与米芾、苏轼均有交往,关系密切,苏曾有书称他为\"秀才本觉寺一长老\",说明他的文章高深,学问很好,堪比秀才,仅从《杭州龙井山方圆庵记》一文中,也可见他的文笔极佳。 不二禅师的作品>>

文悦

宋代临济宗僧。江西南昌人,俗姓徐。七岁时剃发于龙兴寺,十九岁游历诸方。参谒筠州(江西)大愚守芝,开悟后承其法,并随侍守芝八年。守芝入寂后,师再游方,参谒同安院慧南,为首座。历住翠岩寺、南岳法轮寺等,后又住南岳云峰,故又称云峰文悦。嘉祐七年示寂,世寿六十五。有语录二卷行世。 文悦的作品>>

赵蕃(昌父)

南宋郑州人,南渡后徙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字昌父,号章泉。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为太和主簿,以诗受知于杨万里。调辰州司理参军,因辨冤狱与知州力争,罢。时清之知衡州,求为监安仁赡军酒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宋理宗即位,以为太社令、直秘阁召,皆辞不拜。绍定二年(公元1229年),诏予祠,依前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谥文节。喜作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与周必大唱酬颇多。著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乾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
有《乾道稿》、《淳熙稿》、《章泉稿》。事见《漫塘文集·卷三十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百四十五》有传。  赵蕃(昌父)的作品>>

王升

王升,字逸老,汴京(今河南开封)人,生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卒年不详。政和、宣和年间,被召补右爵。南渡后,居嘉禾(今浙江嘉兴)羔羊里,号羔羊居士。因擅书法,蒙高宗赵构赏识,官至正使。 王升的作品>>

黄裳(冕仲)

宋南平(今福建南平)人,字冕仲,一作勉仲,号演山。宋神宗元丰五年(西元一〇八二年)进士。历越州签判。宋哲宗元祐四年(西元一〇八九年)为校书郎,元祐六年(西元一〇九一年)转集贤校理(《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百二十五》、《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百五十八》),后知颍昌府。绍圣二年(西元一〇九五年)为太常少卿,权尚书礼部侍郎(《宋会要辑稿·礼三·二五》、《宋会要辑稿·礼·二〇·九》)。宋徽宗崇宁初知青州。崇宁五年(西元一一〇六年),由知郓州落职提举杭州洞霄宫(《宋会要辑稿·职官·六八·一二》)。政和四年(西元一一一四年),以龙图阁学士知福州。累迁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尝上书谓三舍法宜近不宜远,宜少不宜老,宜富不宜贫,不如遵祖宗科举之制,人以为确论。喜道家玄秘之书,自号紫玄翁。宋高宗建炎二年(西元一一二八年)致仕,次年卒,年八十七。谥忠文。有《演山先生文集》六十卷。事见《演山先生文集》附《黄公神道碑》。 黄裳(冕仲)的作品>>

许表时

宋诗人,作品至今仅存一首《项羽庙》诗。 许表时的作品>>

佚名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 佚名的作品>>

无名氏

宋朝佚名作者的统称。 无名氏的作品>>

宋太祖

宋太祖赵匡胤(九二七~九七六),涿州(今属河北)人。生于洛阳。后汉干祐元年(九四八),枢密使郭威讨李守真,应募爲部属。后周显德中,从征淮南、寿春,积功至殿前都指挥使、义成军节度使,改忠武军节度使。显德六年(九五九),升检校太傅、殿前都点检。恭帝即位,改检校太尉、归德军节度使。七年春,发动陈桥兵变,即帝位,国号宋,改元建隆(九六○)。继而平定李筠、李重进叛乱。干德元年(九六三),平荆湖;三年,平后蜀。开宝二年(九六九),亲征北汉;四年,平南汉;八年,平南唐。在位十七年。开宝九年冬十月卒,年五十。太宗太平兴国二年(九七七),葬永昌陵。事见《宋史》卷一至三《太祖纪》。 宋太祖的作品>>

幸夤逊

幸夤逊,夔州云安监(今四川奉节)人,一说成都(今属四川)人。仕后蜀,累官至工部侍郎,知简州。入宋,授右庶子。太祖开宝五年(九七二),爲镇国军行军司马。年九十余而卒。《宋史》卷四七九、《十国春秋》卷五四有传。今录诗三首。 幸夤逊的作品>>

朱存

朱存,生卒年不详,金陵(今江苏南京)人。南唐保大时,取吴大帝及六朝兴亡成败之迹,作《览古诗》二百章。《宋史·艺文志》著录为《金陵览古诗》二卷。《舆地纪胜》卷一七引其诗,称“本朝人诗”,则朱存入宋后仍在世。《十国春秋》卷二九有传。 朱存的作品>>

李涛

李涛(八九八~九六一),字信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随父避祸居湖南。后唐明宗天成初进士。仕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歷刑部、户部尚书,封莒国公。入宋,拜兵部尚书。太祖建隆二年卒,年六十四。《宋史》卷二六二有传。今录诗八首。 李涛的作品>>

释干康

释干康,零陵(今属湖南)人。以善诗爲齐己所称。太祖干德中,尝奉诗见永州守王伸(《诗话总龟》前集卷一一)。今录诗三首。 释干康的作品>>

杨昭俭

杨昭俭(九○二~九七七),字仲宝,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后唐明宗长兴中进士。仕后唐、后晋、后周,爲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宋太祖开宝二年(九六九)爲太子詹事。六年,以工部尚书致仕。太宗太平兴国二年卒,年七十六。《宋史》卷二六九有传。今录诗二首。 杨昭俭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