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遹
黄遹,浙西提举(《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十五年,除干办诸司审计司(《宋会要辑稿》职官五二之一七)。历太常主簿、博士,秘书丞,知建宁府,江西提点刑狱。不附韩侂胄,于宁宗嘉泰元年(一二○一)罢归。开禧二年卒,年八十。事见《永乐大典》卷七六五○引何澹《小山杂著·黄公墓志铭》。今录诗二首。 黄遹的作品>>
黄铢
黄铢(1131~1199)字子厚,号谷城,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徙居崇安。其母为孙道绚,少师事刘子翚,与朱熹为同门友。以科举失意,遂隐居不仕。理宗庆元五年卒,年六十九。著有《谷城集》五卷。事见《晦庵集》卷七六《黄子厚诗序》、卷八七《祭黄子厚文》,《宋元学案》卷四三有传。 黄铢的作品>>
杨宾言
杨宾言,南溪(今属四川)人。有挽胡梦昱诗(《象台首末》卷三)。 杨宾言的作品>>
黄彦臣
宋漳州龙溪人,字叔粲。英宗治平四年进士。授南宁簿,历泉、广二州通判,守莆、汀、剑、建四郡,所至有声。仕至朝散大夫。有文集。 黄彦臣的作品>>
黄元道
黄元道,字达真。术士,活动于高宗、孝宗朝,其语迷离影响,时人以为神验(《夷坚乙志》卷一二)。 黄元道的作品>>
黄判院
黄判院的作品>>
杨氏
?—926?郡望弘农(今河南灵宝)。五代晋昭义节度使李嗣昭之妻。善积聚,致家财百万。李嗣昭为后梁围困经年,多赖其助军用。封弘农郡君。天祐十九年(922),李嗣昭战死,遂携诸子家于晋阳。后唐庄宗同光六年(923),携银数十万两至洛阳,赂释其子李继韬之罪。明宗天成初年卒。事迹见《旧五代史》中之《李嗣昭传》、《李继忠传》。《山右金石记》卷九存其诗1首。《全唐诗外编》据之收入。 杨氏的作品>>
黄慧真
黄慧真,度宗时宫人。 黄慧真的作品>>
黄辅
黄辅,高宗绍兴初为衡州通判(民国《永泰县志》卷一○《卢榕传》)。 黄辅的作品>>
杨璇
杨璇,字玉璇,名玉璿,康熙时漳浦县人,客居福州,擅刻人物、印钮等。特别能集玉玺、铜印之精华,独树一帜,被尊为寿山石雕“鼻祖”。寿山石雕的鉴赏家周亮工、朱彝尊、高兆、毛奇龄等人都给他极高的评价。杨璇的印钮多利用寿山石的天然色彩,开创“取巧色”的先例,为收藏家争先珍藏,此外还多被地方官作为贡品。今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他的《伏狮罗汉》、《鼠瓜钮》、《田黄石观音像》等作品,为稀世之宝。 杨璇的作品>>
黄元靓
黄元靓的作品>>
冯信可
冯信可,字损之,长乐(今福建福州)人,后徙居眉州彭山(今属四川)。举不第,退而讲学。神宗熙宁八年卒,年九十一。所著歌诗若干卷藏于家,今不传。《净德集》卷二六有《冯先生墓志铭》。 冯信可的作品>>
杨杞
杨杞,字元卿,学者称鳣堂先生,吉水(今属江西)人。弱冠登第。知池州贵池县,官终宣州签判。高宗绍兴十九年卒,年六十。有文集,已佚。事见《诚斋集》卷七九《鳣堂先生杨公文集序》,清同治《吉水县志》卷二八有传。 杨杞的作品>>
黄君俞
黄君俞,卒,年五十五。事见《山谷外集》卷八《黄庭佥墓志铭》、《宋元学案补遗》卷六。 黄君俞的作品>>
雍沿
雍沿,营山(今属四川)人。理宗端平进士(清康熙《四川通志》卷三三)。今录诗四首。 雍沿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