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

刘渊

刘渊,宋遗民。 刘渊的作品>>

陈巖

陈巖(?~一二九九),字清隠,号九华山人,青阳(今属安徽)人。宋末屡举进士不第。入元,爲避徵辟,汗漫江湖。及老,归青阳,遍歷九华之胜,至一处则作一诗,已佚。元成宗大德三年卒。武宗至大元年(一三○八)邑人方时发掇拾散佚爲《九华诗集》。事见本集卷首方时发序及小传。 陈巖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清丁丙《宋人集丙编》(简称宋人集)。 陈巖的作品>>

赵文

赵文(一二三九~一三一五),字仪可,一字惟恭,号青山,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曾冒宋姓三领乡荐,后以本名入太学。宋末,入闽依文天祥。元兵陷汀州,与天祥相失,遁归故里。入元后爲东湖书院山长,南雄郡文学。元仁宗延祐二年卒,年七十七。有《青山稿》三十一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青山集》八卷。事见《雪楼集》卷二二《赵仪可墓志铭》、《养吾斋集》卷二九《赵青山先生墓表》。 赵文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赵文的作品>>

李瓘

李瓘,字君瑞,号天隠,莆田(今属福建)人。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进士,唱名后即请致仕,以合得恩例赠父母。事见《诗话》卷下。今录诗二首。 李瓘的作品>>

于石

于石(一二四七~?)(生平据本集卷一《邻叟招饮》“三十将远游,海波忽扬尘”推定),字介翁,号紫巖,晚号两谿,兰溪(今属浙江)人。宋亡,隠居不仕,一意于诗,生前刊有集七卷,卒后散失,由门人吴师道就藏本及所藏续抄者选爲《紫巖诗选》三卷。事见《吴礼部集》卷一七《于介翁诗选后题》,明万历《金华府志》卷一六、《宋季忠义录》卷一三有传。 于石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朱彝尊钞本(简称朱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光绪于国华留耕堂刻傅增湘校本(简称傅校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于石的作品>>

仇远

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仇远的作品>>

莫崙

莫崙,字子山,号两山,江都(今江苏扬州)人,寓丹徒(今镇江)。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进士。入元不仕。事见清光绪《丹徒县志》卷三五。 莫崙的作品>>

邓牧

邓牧(一二四七~一三○六),字牧心,自号三教外人,人称文行先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薄于名利,遍游方外。元成宗元贞二年(一二九六),至山阴陶山书院。大德三年(一二九九),归余杭洞霄宫,沈介石爲营白鹿山房。与谢翱、叶林等友善。十年卒,年六十。着有《洞霄图志》、《伯牙琴》。《洞霄图志》卷五《人物门》续编有传。今录诗十三首。 邓牧的作品>>

赵时?

赵时?(?~一二七六)字宽甫,仙居(今属浙江)人。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进士,授海盐簿。恭宗德祐二年元兵陷城,力战死难。事见清光绪《仙居志》卷一四。 赵时?的作品>>

吴浩

吴浩,字义夫,号直轩,休宁(今属安徽)人。锡畴子。隠居不仕,有《直轩稿》,已佚。事见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 吴浩的作品>>

罗浮狂客

罗浮狂客,度宗咸淳时往来罗浮山中,佯狂避世。事见《谷音》卷下。 罗浮狂客的作品>>

李思衍

李思衍(?~一二九○),字昌翁,一字克昌,号两山,余干(今属江西)人。宋时事迹不详。元世祖至元十二年(一二七五),伯顔率元兵渡江,以思衍权乐平,寻授袁州治中,入爲国子司业。二十五年以礼部侍郎奉使安南(《西巖集》卷一二《沁园春》),还授浙东宣慰使。二十七年召入觐,拟拜南臺御史,以疾卒。有《两山集》、《天南行稿》,皆已佚。事见《元诗选》二集《两山稿》、清同治《余干县志》卷一一。今录诗二十五首。 李思衍的作品>>

汤炳龙

汤炳龙(一二四一~?),字子文,山阳(今江苏淮安)人。辟庆元市舶提举。入元,自号北村老民。有《北村集》,已佚。事见清干隆《淮安府志》卷二二。今录诗四首。 汤炳龙的作品>>

刘壎

刘壎(一二四○~一三一九),字起潜,号水云村,南丰(今属江西)人。入元后,年五十五爲建昌路学正,年七十爲延平路儒学教授。元仁宗延祐六年卒,年八十。有《隠居通议》、《水云村稿》。事见《吴文正集》卷七一《故延平路儒学教授南丰刘君墓表》。今录诗十四首。 刘壎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