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

郑鹏云

郑鹏云,字毓丞,一作毓臣、毓宸、育臣,号乌虖子、北园后人、鹭江市隐、稻香村人、鲲海逸民。原籍福建永春,同治四年(1865)因其父郑祥和任淡水厅儒学训导,遂卜居于竹堑。曾师事潜园名儒林奕图,光绪九年(1883)取进新竹县附学生,受知于台湾巡抚兼提督学政唐景崧。后与丘逢甲、汪春源、叶郑兰等,入海东书院,从台南进士施士洁学。乙未(1895)割台,避乱内渡。明治三十年(1897)四月返台,授佩绅章,十一月担任新竹厅嘱托,十二月东渡日本旅游。后往厦门,经营阜源钱庄。1901年往北京谒肃亲王,上书条陈兴革意见,未果。明治四十二年(1909)返台参加诗社活动,与台地文士多所唱和。大正元年(1912)西渡厦门,转至福州主事「瀛侨会馆」,1915年病殁于榕城(今福建福州)。郑鹏云为新竹「竹梅吟社」重要成员,亦屡受邀为「栎社」上宾,可惜无个人诗集传世。明治三十年(1897)与曾逢辰合纂《新竹县志》,对保存文献颇具贡献。曾编撰《师友风义录》,网罗闽台一百馀位诗家,五百七十馀首作品,分成内、外、附篇,为晚清闽台诗坛之重要资料,明治三十六年(1903)由上海日本绛雪斋书局出版。阮圣谟认为此书:「内编与附编多乡贤之作,吟闽台时事,咏闾里佳话;外编则感时兴作及东游纪实,均存府志别集未收之罕见史料。」王国璠则推崇云:「藉吉光片羽之珍,存知己一言之契。」同年又与王人骥、郑以庠等合编《送米溪先生诗文》,收录乙未割台后西渡厦门台籍士人之诗作。〖参考张子文等《台湾历史人物小传:明清暨日据时期》,台北:国家图书馆,2003年12月;许雪姬《台湾历史辞典》,台北:远流出版社,2004年5月。〗今郑氏作品据《台湾新报》、《台湾日日新报》、《汉文台湾日日新报》、《师友风义录》、《台阳诗话》、《台海击钵吟集》、《东宁击钵吟前后集》、《广台湾诗乘》、《台湾诗钞》、《台湾诗录拾遗》等编校辑录。(杨永智撰) 郑鹏云的作品>>

刘正宗

刘正宗,字宪石,安丘人。明崇祯戊辰进士,由推官行取授编修。入国朝,授国史院编修,官至文华殿大学士。有《御墨楼诗集》。 刘正宗的作品>>

郑际魁

郑际魁,清乾隆年间(1736~1795)凤山县人。生员。以下诗作据清修台湾方志所引辑录。(吴福助撰) 郑际魁的作品>>

刘瞻榕

刘瞻榕,字于根,又字南荣,号桤林,无锡人。诸生。 刘瞻榕的作品>>

郑大枢

郑大枢,台湾县人。清康熙六十年(1721)例贡。以下诗作据清修台湾方志所引辑录。(吴福助撰) 郑大枢的作品>>

楼锜

楼锜,字于湘,钱塘人。有《于湘遗稿》。 楼锜的作品>>

刘正谊

刘正谊,字戒谋,浙江山阴人。贡生。有《宛委山人诗集》。 刘正谊的作品>>

郑熊佳

郑熊佳,字南翔,号蓬山,天津人。乾隆庚辰进士,官电白知县。有《蓬山诗存》。 郑熊佳的作品>>

刘中柱

刘中柱,字砥澜,号雨峰,宝应人。历官其定知府。有《兼隐斋诗钞》。 刘中柱的作品>>

郑璜

清江苏吴江人,字元吉,号瘦山,晚号赘翁。嘉庆十五年举人。常年客幕。好为诗,兼穷经学。卒年六十一。有《春秋地理今释》。 郑璜的作品>>

刘谦

清直隶武强人,字益侯,号思庵。康熙十五年进士,官至左都御史,坐事革职。李光地弟子,学者称碧峰先生。有《四书朱传纲目》、《周礼瀹义》、《廉平堂文集》。 刘谦的作品>>

郑典

郑典,字子韶,余姚人。有《友陶居士诗集》。 郑典的作品>>

郑大谟

郑大谟,字孝显,号青墅,侯官人。乾隆庚戍进士,官泌阳知县。有《青墅诗钞》。 郑大谟的作品>>

刘镮之

清山东诸城人,字佩循,号信芳。刘统勋孙。乾隆五十四年进士,散馆授检讨。嘉庆间官至吏部尚书。居官廉正。工山水,喜收藏古物。卒谥文恭。 刘镮之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