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衍
前蜀后主王衍(899年―926年5月2日),字化源,初名王宗衍,许州舞阳(今属河南舞钢)人,前蜀高祖王建第十一子,母贤妃徐氏,五代十国时期前蜀最后一位皇帝。。王衍被封为通正公。后来,王衍在被送赴洛阳途中,李存勖遣人将他和他的亲族一起杀害,王衍死时二十八岁。王衍很有文才,能作浮艳之词,著有《甘州曲》、《醉妆词》等诗,流传于世。 王衍的作品>>
毛熙震
[约公元九四七年前后在世]字不详,蜀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后晋高祖天福中前后在世。曾为后蜀秘书监。熙震善为词,今存二十九首,(见《唐五代词》)辞多华丽。 毛熙震的作品>>
王鲁
五代南唐人。宋郑文宝《南唐近事》载:“王鲁为当涂宰,渎物为务,会部民连状诉主簿贪,鲁乃判曰:‘汝虽打草,吾已蛇惊。’”(见《类说》卷二一)《全唐诗》收此2句,后句作“吾已惊蛇”。 王鲁的作品>>
王仁裕
五代时天水人,字德辇。以文辞知名,事前蜀为翰林学士。后唐庄宗平蜀,仁裕事唐。废帝时,诏书诰命,皆出其手。后晋高祖入立,罢为谏议大夫。后汉高祖时,为兵部尚书。有《开元天宝遗事》等。 王仁裕的作品>>
毛炳
生卒年不详。洪州丰城(今江西丰城)人。家贫好学,不能自给,因随里人入庐山,聚生徒于白鹿洞讲学。性嗜酒,每得钱则买酒尽醉。其游螺川诸邑,遇酒即饮,不醉不止。后又聚生徒数十人,讲诵于南台山数年。尝自署于斋壁云:“先生不在此,千载只空山”。因大醉,一夕卒。生平见马令《南唐书》、陆游《南唐书》及《十国春秋》本传。顾櫰三《补五代史艺文志》记有《毛炳诗集》1卷,今佚。《全唐诗》存断句1联。 毛炳的作品>>
丘光庭
丘光庭 五代(907-960)乌程(今浙江湖州市南下菰城)人,官太学博士。有集三卷,今存诗七首,有《兼明书》、《唐教论》、《补新宫》、《补茅鸱》等。 丘光庭的作品>>
尹鹗
尹鹗(约公元896年前后在世)字不详,成都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昭宗乾宁中前后在世。事前蜀后主王衍,为翰林校书。累官至参卿。花间集称尹参卿,性滑稽,工诗词,与李珣友善,作风与柳永相近,今存十七首。词存《花间集》、《尊前集》中。今有王国维辑《尹参卿词》一卷。 尹鹗的作品>>
文偃
五代时南汉高僧。姑苏嘉兴人,俗姓张。居韶州云门山光奉院。机缘语句,实立云门宗之始。 文偃的作品>>
卞震
卞震,后蜀益州成都(今属四川)人。举后蜀进士,为渝州判官。入宋,仍旧职,官终虢州录事参军。事见《宋史》卷二七七《卞衮传》。 卞震的作品>>
元德昭
891—968字明远,一作名远,抚州南城(今江西南城)人。本姓危,其父危仔倡奔杭州投吴越王钱镠,遂改姓。德昭初为吴越镇东节度巡官、钱塘县令。累授睦州军事判官,知台州新亭监。文穆王钱元瓘时,掌文翰机密事。忠逊王钱弘佐时,拜宰相。宋开宝元年(968)卒,赠太保,谥贞正。生平事迹散见《资治通鉴》卷二八七、卷二九二、《新五代史》卷六七、《十国春秋》本传。《全唐诗》存断句1联。 元德昭的作品>>
净显
五代时洛阳首座沙门。事迹见《五代名画补遗》。《全五代诗》卷一六云于后汉初卒,未详所据。《全唐诗》存诗1首。 净显的作品>>
临川小吏
姓名不详,五代南唐人。李建勋镇临川(今江西抚州)时,令其口占一诗云。见《诗话总龟》前集卷三。《全唐诗》据之存诗2句。 临川小吏的作品>>
若虚
五代时诗僧。隐于庐山,数年持经,不出石室。南唐国主累次征召,皆不赴。曾北游多年。后汉隐帝乾祐中卒。《宋高僧传》卷二五有传。《全唐诗》存诗3首。 若虚的作品>>
王正己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五代十国时楚逸人,后入宋。与隐者廖融、任鹄、陆蟾、王元交游。事迹见《十国春秋》卷七五。《全唐诗》存诗1首、断句1联。《全唐诗续拾》补诗2首、断句2。 王正己的作品>>
谦光
金陵(今江苏南京)人。南唐时僧。元宗以国师礼之。有才辨,行无羁检,尤嗜饮酒食肉。显德中,作赏花诗讽及时事。《五代史补》卷五收其事迹,并引其赏花诗1首,《全唐诗》据以录入。但此诗宋人多称为文益咏牡丹之作。谦光事迹又与谦明相近,疑《五代史补》所记,即据此二人事迹传闻附会而成。 谦光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