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

王举之

王举之(约1290年--约1350年),元末杭州人人,元曲作家。著有元曲、诗作,现有少量流传于世。今存散曲中,有赠胡存善[折桂令]一首。而胡存善是胡正臣之子(见《录鬼簿》)。所以,王举之可能生于元朝末期,而且是活动于杭州一带的作家。明朝朱权《太和正音谱》将其列于“词林英杰”一百五十人之中。约元文宗至顺年间在世。 王举之的作品>>

吕止庵

吕止庵,别有吕止轩,疑即一人。生卒、经历不详。散曲作品内容感时悲秋,自伤落拓不遇,间有兴亡之感,可能是一宋亡不仕的遗民。明·朱权《太和正音谱》评其词“如晴霞结绮“。以后庭花十首得盛名。今存北词谱及阳春白雪中。所做散曲作品现存小令三十三首,套数四套。 吕止庵的作品>>

曹德

曹德,字明善,衢州(今浙江衢县)人。曾任衢州路吏,山东宪吏。后至元五年(一三三九)曹德在都下作〔清江引〕(又名〔岷江录〕)二曲讥讽权贵伯颜擅自专权,杀害剡王彻彻笃,锻炼诸狱,延及无辜。大书揭于五门之上,因此名声大噪。 曹德的作品>>

顾德润

[元]生卒年均不详,约元仁宗延佑末前后在世(即约1320年前后在世)。字均泽,(一作君泽)号九山,松江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元仁宗延佑末前后在世。以杭州路吏,迁平江。德润工作曲,太和正音谱评为“如雪中乔木。”尝自刊九山乐府、诗隐二集《录鬼簿》传世。北宫词纪、太平乐府中收载他的散曲不少。 顾德润的作品>>

李伯瑜

李伯瑜,生平不详。元初王鹗序姬志真《云山集》有云:“庚戌(一二五○)夏五月,与友人李伯瑜相会。话旧之余,李出《知常先生文集》一编,将以版行垂世。”可知李伯瑜为金末元初人。明朱权《太和正音谱》将其列为“词林英杰”之一。今存小令一支。
李伯瑜的作品>>

范居中

范居中,元代戏曲作家,字子正,号冰壶,生卒年不详,杭州人。其父玉壶,以名儒而假卜术为业,居杭州三元楼前。居中精神秀异,学问渊博。尝出大言矜肆,以为笔不停思,文不阁笔,人之其有才,不敢难也。其妹亦有文名,大德间被召入京,居中亦北行。终于才高不见遇,而卒于家。善操琴,能书法。工乐府,擅制南北合腔,与戏曲作家施惠、黄天泽、沈珙相友善,尝合作杂剧《鹔鹴裘》,已佚。钟嗣成《录鬼簿》吊词曰:“向、歆传业振家声,羲、献临池播令名。操焦桐,只许知音听。售千金,价不轻。有谁知,父子才情?冰如玉,玉似冰,比壶天,表里流清。”朱权《太和正音谱》称其词曰:“势非笔舌可能拟,真词林之英杰”。 范居中的作品>>

兰楚芳

兰楚芳,也作蓝楚芳,西域人。官江西元帅。“丰神英秀,才思敏捷”。(《录鬼簿续编》)在武昌(今属湖北省)时常与刘廷信赓和乐章,人多以元、白拟之。明·朱叔《太和正音谱》评其词“如秋风桂子”。入明皈依佛门(据谢应芳《龟巢集·方外交疏贺兰楚芳住法济寺》)。 兰楚芳的作品>>

庾天锡

庾天锡,字吉甫,大都(今北京)人。曾任中书省掾,除员外郎、中山(今河北定州)府判。钟嗣成《录鬼簿》将其列于“前辈已死名公才人,有所编传奇行于世者”之列。著有杂剧《骂上元》等十五种,今皆不存。 庾天锡的作品>>

胡祇遹

胡祇遹,字绍开(闻),一字紫山,磁州武安(今属河北省)人,元代文学家,作品有《紫山大全集》。 胡祇遹的作品>>

曾瑞

曾瑞(生卒年不详), 元代散曲作家。字瑞卿,自号褐夫。大兴(今北京市大兴区)人。因喜江浙人才风物而移家南方。《录鬼簿》记他“临终之日,诣门吊者以千数”,可知他当时已有盛名。由于志不屈物,不解趋附奉承,所以终身不仕,优游市井,赖江淮一带熟人馈赠为生。善绘画,能作隐语小曲,散曲集有《诗酒馀音》行于当世,今佚。 曾瑞的作品>>

偰逊

本名偰(xiè)伯辽逊,字公远,维吾尔族。偰哲笃长子,偰列篪侄。居集庆路溧阳(今江苏溧阳)。元顺帝至正五年(西元一三四五年)进士,任翰林应奉、宣政院断事官、端本堂正字,授皇太子经。因丞相哈麻与其父偰哲笃有怨,伯辽逊遭忌,出守单州,丁父忧,寓大宁(热河平泉)。至正十八年(西元一三五八年)红巾军克上都,逼大宁,伯辽逊为避乱,携子弟逃至高丽。高丽恭愍王(西元一三五二年至一三七四年)曾在元廷侍太子于端本堂,与伯辽逊有旧谊,故对其待遇优渥,封高昌伯,改富原侯,更名偰逊。元至正二十年(西元一三六〇年)卒于松京典牧洞私第。其家遂定居髙丽,子孙先后出仕髙丽、朝鲜,其家族绵延至今。有《近思斋逸稿》传世。事见《高丽史·偰逊传》。 偰逊的作品>>

宋方壶

宋方壶,生卒年不详,名子正,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曾筑室于华亭莺湖,名之曰“方壶”,遂以为号。约生活在元末明初。工散曲,有的写入明之后。现存套数五套、小令13首。 宋方壶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