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

杨闢之

杨闢之,仁宗至和中通判汉州(清嘉庆《汉州志》卷二一)。 杨闢之的作品>>

任道

任道,仁宗时人。知雒县,与文同有交(清嘉庆《汉州志》卷二○)。 任道的作品>>

麻臺文

麻臺文,仁宗时人。官秘书丞,与文同有交(清嘉庆《汉州志》卷三三)。 麻臺文的作品>>

傅莹

傅莹,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真宗天禧三年(一○一九)进士(《宝庆会稽续志》卷六)。官太常博士(《范文正公集》卷一一《谢公神道碑铭》)。 傅莹的作品>>

陈翥

陈翥,字子翔,号咸聱子,又号铜陵逸民、桐竹君。仁宗庆历、皇祐间布衣,好植桐竹。有《桐谱》一卷。今录诗十首。 陈翥的作品>>

苏宷

苏宷(?~一○七九),字公佐,磁州滏阳(今河北磁县)人。举进士,调兖州观察推官。歷益州路提点刑狱,利州路转运使。入判大理寺,出爲湖北、淮南、成都路转运使。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进度支副使(《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九)。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知审刑院,卒(同上书卷三○○)。《宋史》卷三三一有传。 苏宷的作品>>

方苹

方苹,字仲礼,莆田(今属福建)人。慎言子。曾官大理评事、卫尉寺丞(《端明集》卷一三《大理评事方苹可卫尉寺丞制》)。仁宗嘉祐间以大理寺丞知铅山县。迁太常寺太祝(《文恭集》卷一四《吴瑛方苹并可太常寺太祝制》)、太子中舍人(《临川文集》卷五一《方苹高安世张湜傅充并太子中舍制》)。官至知赣州。事见清同治《赣州府志》卷七四。 方苹的作品>>

王晳

王晳,字微之(《刘忠肃集》卷一九《九月十日赵韩王园同舍饯送王微之晳出守汝州即席次春韵》),太原(今属山西)人(《宋元学案补遗》卷一○)。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以着作佐郎知耀州富平县(《金石萃编》卷一三三《唐李太尉祠堂记》)。至和中爲太常博士(《玉海》卷四○)。尝知汝州(《刘忠肃集》卷一九)、卫州(《东坡外制集》卷上《王晳知卫州制》)、池州(《舆地纪胜》卷二二)。爲江南东路转运使,迁刑部郎中(《韩南阳集》卷一七《江南东路转运使尚书祠部郎中充集贤校理王晳可尚书刑部郎中制》)。神宗熙宁中转兵部郎中,提点醴泉观(《续会稽掇英集》卷二)。哲宗元祐元年(一○八七),判登闻检院(《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九一)。有《春秋皇纲论》五卷传世。又有《春秋通义》十二卷、《异义》十二卷(《玉海》)、《孙子注》三卷(袁本《郡斋读书志》卷三下),皆佚。 王晳的作品>>

李山甫

李山甫,唐朝。咸通中累举不第,依魏博幕府为从事。尝逮事乐彦祯、罗弘信父子,文笔雄健,名著一方。诗一卷。 李山甫的作品>>

姚闢

姚闢,字子张,金坛(今属江苏)人。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进士,授陈州项城令。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预修《太常因革礼》。四年,授屯田员外郎、应天府教授。神宗熙宁三年(一○七○)知扶沟县(《宋会要辑稿》兵二一之二七)。后通判通州,卒。有诗六百余首,多散佚。事见《京口耆旧传》卷六。今录诗六首。 姚闢的作品>>

胡幽贞

胡幽贞,(《舆地纪胜》卷一一作正),生平不详,其时代似略早于王安石、郑獬(《干道四明图经》卷八)。 胡幽贞的作品>>

赵衆

赵衆,曾官龙州签判,与司马光同时。事见《方舆胜览》卷七○。 赵衆的作品>>

冯浩

冯浩,建康(今江苏南京)人(清干隆《鄞县志》卷二三)。仁宗时爲开封府推官(宋王珪《华阳集》卷三八《司封员外郎冯浩可开封府推官制》)。皇祐二年(一○五○)迁集贤校理(《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一之三二)、三司度支判官(《西溪集》卷六《刑部郎中充集贤校理冯浩可依前官集贤校理充三司度支判官制》),出提点利州路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降知商州(《续资治通鑑长编》卷一八七)。五年,爲江南西路转运使(同上书卷一九二)。神宗元丰三年(一○八○),由太常少卿、直史馆拜光禄卿,提举崇禧观(同上书卷三○七)。今录诗三首。 冯浩的作品>>

徐氏

徐氏,徐宥女,吴充妻。能文善诗。事见《墨庄漫录》卷五。 徐氏的作品>>

张经

张经,曾知兴国军大冶县(《元宪集》卷二五《奏举人昭信军前知兴国军大冶县同监买茶场张经可着作佐郎制》)。仁宗皇祐中以度支员外郎提点利州路转运使事,四年(一○五二),降知歙州(《新安志》卷九)。有《岳阳楼集》(《永乐大典》卷二二六一),已佚。今录诗十首。 张经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