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

释洪寿

释洪寿(九四四~一○二二),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俗姓曹。住杭州兴教寺,爲青原下十世,天台韶国师法嗣。真宗干兴元年卒,年七十九(《天圣广灯录》卷二七)。 释洪寿的作品>>

李韶

李韶,宋初郴州(今属湖南)人(《诗话总龟》前集卷一一)。 李韶的作品>>

孙氏

孙氏,宋初人。见前周默《与孙氏》诗。 孙氏的作品>>

梁藻

梁藻,字仲华,章贡(今江西赣州)人。伯父泰,仕南唐爲筠州刺史。父晖,总殿前步军。藻性萧散,父任不就,三举礼部未成名,杜门自适。有诗一编曰《梁处士集》,已佚。事见《永乐大典》卷七八九四引《临汀志》。 梁藻的作品>>

襄阳妓

襄阳妓,太祖建隆朝人(《能改斋漫录》卷一一)。 襄阳妓的作品>>

李九龄

李九龄,洛阳(今属河南)人。太祖干德二年(九六四)进士(《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一说干德五年进士(《瀛奎律髓》卷四八)。尝爲蓬州蓬池令(《舆地纪胜》卷一八八)。开宝六年(九七三)与卢多逊、扈蒙等同修《五代史》(《渑水燕谈录》卷六)。有诗集一卷(《宋史·艺文志》),已佚。今从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万首唐人绝句诗》等书录诗二十六首。 李九龄的作品>>

王嵒

王嵒,字隠夫,居武都山(今四川绵竹)。晚年遇益州王均兵乱(真宗咸平三年),“以名大爲其所胁,坐是流于荒服”。事见《分门古今类事》卷一四引《该闻录》。有集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已佚。今录诗七首。 王嵒的作品>>

郭震

郭震一般指郭元振。郭元振(656年-713年),名震,字元振,以字行,魏州贵乡(今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人,唐朝名将、宰相。郭元振进士出身,授通泉县尉,后得到武则天的赞赏,被任命为右武卫铠曹参军,又进献离间计,使得吐蕃发生内乱。唐玄宗骊山讲武,郭元振因军容不整之罪,被流放新州,后在赴任饶州司马途中,抑郁病逝。 郭震的作品>>

高元矩

高元矩,宣城(今属安徽)人。工诗,不仕。子惠连,太宗端拱二年(九八九)进士。后以子贵,赠光禄卿。清干隆《宣城县志》卷一七有传。 高元矩的作品>>

宋太宗

宋太宗赵炅(九三九~九九七),初名匡义,后改光义。太祖弟,封晋王。开宝九年(九七六)即位,建元太平兴国、雍熙、端拱、淳化、至道。在位二十二年卒,年五十九。庙号太宗,葬永熙陵。见《宋史》卷四、卷五《太宗本纪》。有《御集》四十卷、《朱邸集》十卷、《逍遥咏》十卷、《缘识》五卷、《莲花心轮迴文偈颂》二十五卷、《迴文诗》四卷、《君臣赓载集》三十卷等(《玉海》卷二八)。今《逍遥咏》、《缘识》有传本,《莲花心轮迴文偈颂》存有残卷,余均佚。 宋太宗诗,《御制逍遥咏》十一卷及《御制缘识》五卷,以日本弘教书院刊《大藏经》护教部露十所收爲底本,保留《逍遥咏》原注,并酌採弘教书院丽轻、宋振参据宋本所撰校记。又据敦煌遗书《御制莲花心轮迴文偈颂》残卷,录偈十八首(含残章),编次爲第十七卷。另从诸书辑得集外诗十首,编次爲第十八卷。 宋太宗的作品>>

李从善

李从善(九四○~九八七),字子师,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南唐封郑王(一作韩王),累迁太尉、中书令。归宋,封南楚国公。出爲通许监军。太宗雍熙四年卒,年四十八。事见《徐公文集》卷二九《大宋右千牛卫上将军陇西郡李公墓志铭》,《宋史》卷四七八有传。 李从善的作品>>

张观

张观(九四三~九九五),字仲宾,毗陵(今江苏常州)人。南唐进士。入宋,爲彭原、鷄泽主簿,召拜监察御史,后迁左司谏,又知黄州,移扬州。召爲三司河东路判官。太宗淳化五年(九九四),出知道州(《宋会要辑稿》职官六四之一一),移广南西路转运使。至道元年卒(同上书蕃夷四),年五十三。《宋史》卷二七六有传。 张观的作品>>

张齐贤

张齐贤(九四三~一○一四),字师亮,曹州冤句(今山东曹县西北)人。太宗太平兴国二年(九七七)进士,爲大理评事,通判衡州。雍熙初,迁左谏议大夫。三年(九八六),授给事中。知代州。淳化二年(九九一),以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数月,拜吏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四年罢相,爲尚书左丞知河南府,徒知永兴军,又徒知襄州。真宗咸平元年(九九八),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三年,坐朝会被酒失仪免相。大中祥符五年(一○一二)以司空致仕。七年卒,年七十二。謚文定。有集五十卷,不传。《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二、《宋史》卷二六五有传。今录诗八首。 张齐贤的作品>>

刘兼

刘兼,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宋初爲荣州刺史(民国《荣县志·秩官》一○)。太祖开宝七年(九七四)爲盐铁判官(《续资治通鑑长编》卷一五)。曾受诏修《五代史》(《渑水燕谈录》卷六)。 刘兼诗,以清江标影印南宋书棚本《唐人五十家小集》爲底本,参校《全唐诗》卷七六六,并据补集外诗三首,又据《万首唐人绝句》补一首,编爲一卷。 刘兼的作品>>

傅霖

傅霖,一作傅嵓(《知不足斋丛书》本《侯鲭录》卷六),青州(今属山东)人。少与张咏同学,终生隠居不仕,时称傅逸人。事见《侯鲭录》卷六《苕溪渔隠丛话》卷二五。今录诗二首。 傅霖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