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

冯安上

冯安上,字康国,英德(今属广东)人。夤子。徽宗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进士。官吉州通判,寻改广州,权知梧州军。事见清康熙《重修英德县志》卷三。今录诗二首。 冯安上的作品>>

杨颐

杨颐(1824--1899),字子异,号蓉浦,晚号蔗农,广东茂名县(今广东省高州市)城西广潭村人。祖父杨敏修,父杨望儒都是生员(秀才),又是地方富户。颐生于清道光四年(1824),卒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享阳七十六岁。他是高州历史上著名的历史人物。 杨颐的作品>>

黄庄

黄庄,理宗开庆初为太学上舍生(《新刻古杭杂记诗集》卷一)。 黄庄的作品>>

杨栋

宋眉州青神人,字元极,号平舟。理宗绍定二年进士。历枢密院编修官,除宗正少卿。进对谓己三十年所持惟正心修身之说。迁太常少卿、起居郎,差知滁州。度宗景定间累拜参知政事。其学本于周、程,曾主上蔡书院。有《崇道集》、《平舟文集》。 杨栋的作品>>

黄榦

宋福州闽县三山(今福建福州市)人,字直卿,号勉斋,黄瑀第四子,为朱熹四大弟子之一,配享庙祀。自幼聪颖,志趣广远。年十七,父殁。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黄榦往见刘清之求学。清之奇其才,书荐于朱熹。淳熙九年(公元1182年),熹以仲女妻之。庆元六年(公元1200年)三月,朱熹病重,命黄榦收《礼书》底本,补辑成之;并手书与他决别道:「吾道之托在此,吾无憾矣。」以荫补官,历知新淦县、汉阳军、安庆府等、多有惠政。吏治廉明,曾陈说抗金保民大计。嘉定十年(公元1217年),调知安庆府,亲自督修郡城,备战守,保障安庆境内不受金兵侵扰,当地士民称赞道:「不残于寇,不滔于水,生汝者黄父也。」曾讲学于白鹿洞书院。后召为大理丞,时边备废弛,忌者恐其直言边事,排挤致使归里,遂授徒著书以终。晚年隐居于武夷,潜心闽学研究,世称「勉斋先生」。绍定六年(公元1233年),诏赠朝奉郎。端平三年(公元1236年)赐谥「文肃」。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从祀于孔庙,又建黄勉斋祠于府学内。著有《周易系辞传解》一卷、《仪礼经传通解续》二十九卷、《孝经本旨》一卷、《论语注语问答通释》10卷、《勉斋先生讲义》一卷、《朱侍讲行状》一卷、《勉斋诗钞》一卷、《黄勉斋先生文集》八卷、《晦庵先生语续录》四十六卷、《勉斋集》四十卷、《书传》、《易解》、《四书通释》等。 黄榦的作品>>

黄炎

黄炎,试雁门令。因抵制新法坐罪去官。后充四川走马承受公事,通判潮州(一说湖州)(同上书)。与孔平仲、曾巩等善,尝著《安邦论》二十馀篇。清同治《雩都县志》卷一○有传。 黄炎的作品>>

杨川

杨川,永丰(今属江西)人。徽宗政和三年(一一一三)曾预乡解(清同治《永丰县志》卷一六)。 杨川的作品>>

黄颖

宋兴化军莆田人,字仲实。哲宗元祐间举经明行修,不就。知长泰县,好讲学,每晨理政事,日中与诸生说经,至暮而归。职田所入谷,悉与耕民。权龙溪县尉,兴学如在长泰时。 黄颖的作品>>

杨颖士

杨颖士,号兰坡。与俞文豹同时。 杨颖士的作品>>

杨佐

宋宣州人,字公仪。第进士。历陵州推官、河阴发运判官,以善治水闻。仁宗皇祐中以盐铁判官同判都水监。京城地势南下,夏秋苦霖潦,佐开永通河,患遂息。又建请治孟阳河以便运。累官知审官院、权发遣开封府。使契丹,卒于道。 杨佐的作品>>

黄知良

黄知良,第进士(《宋诗纪事补遗》卷一六)。仁宗皇佑间通判邕州,累官知临江军(明隆庆《临江府志》卷五)。 黄知良的作品>>

冯尧民

冯尧民,字希元,生平不详,与冯山同时。 冯尧民的作品>>

杨佥判

杨佥判名字不详。度宗时人。存词一首。 杨佥判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