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

彭蠡

彭蠡(一一四六~一二○○),字师范,改名凤,以字行。学者称梅坡先生,南康都昌(今属江西)人。朱熹知南康军,延爲白鹿书院经谕。后筑室梅坡,授徒肄业。宁宗庆元六年卒,年五十五。事见《昌谷集》卷二○《梅坡先生彭公墓志铭》。 彭蠡的作品>>

王偁

王偁,一作称,字季平,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孝宗淳熙十三年(一一八六)于知龙州任进《东都事略》百二十卷(《宋会要辑稿》崇儒五之四○)。官至吏部郎中。有诗四卷(《宋史·艺文志》),已佚。事见清嘉庆《眉州属志》卷一一。今录诗二首。 王偁的作品>>

张縯

张縯(?~一二○七),字季长,唐安(今四川崇州东南)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干道九年(一一七三)除秘书省正字(《南宋馆阁录》卷八)。淳熙九年(一一八二),爲夔州路转运判官(《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三七)。十三年,提点利州路刑狱。十五年,知遂宁府(同上书选举二一之四、职官六二之二七)。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主管建宁府武夷山沖佑观(同上书职官七三之六)。开禧三年卒(《渭南文集》卷三一《跋刘戒之东归诗》)。今录诗九首。 张縯的作品>>

祝勛

祝勛,衢州(今属浙江)人。孝宗淳熙四年(一一七七),以宣教郎知万载县(明正德《袁州府志》卷六)。 祝勛的作品>>

李?

李?,字叔厪,眉州丹稜(今属四川)人。焘子,塾兄。宁宗嘉泰元年(一二○一)权知忠州(《周文忠集》卷六六《李焘神道碑》),歷知邛州(《全蜀艺文志》卷三○《重刊华阳国志序》)。嘉定四年(一二一一)由夔州路提点刑狱任罢(《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四之四○)。事见《宋史》卷三八八《李焘传》。今录诗二首。 李?的作品>>

赵师?

赵师?(一一四八~一二一七),字从善,自号无着居士,又号东墙。太祖八世孙伯骕子。举进士第,累迁司农卿,三知临安府,除宝谟阁直学士,进兵部尚书。卒年七十。《宋史》卷二四七有传。今录诗四首。 赵师?的作品>>

吴礼

吴礼,字宜本,平阳(今属浙江)人。通弟。事见《东瓯诗存》卷四。 吴礼的作品>>

王齐舆

王齐舆,字之孟,宁海城东人。自幼聪颖,文思敏捷,作文操笔立就。出身于书香门第。南宋绍兴三十年(1160)进士。兄弟王恕、王章先后均及第,乡里人称为“三瑞”。初任昆山县尉,后调於潜、崇安等地任知县。任职期间,忠于职守,处理公务常到深夜方就寝,寒暑不易。又为当地开凿水渠,可灌溉田亩万余顷。百姓感恩戴德,立生祠以纪念。 王齐舆的作品>>

刘孝韪

刘孝韪,字正夫。以荫入仕。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知温州(《宋会要辑稿》食货六八之二六)。九年,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清干隆《嘉兴府志》卷二五)。淳熙二年(一一七五),除检正诸房公事。五年,以兵部侍郎爲诸路州军赏法详定官(《宋会要辑稿》职官一之六五、一四之一一)。 刘孝韪的作品>>

吴?

吴?,高宗绍兴二十六年(一一五六)官大理正。时宋金和议成,徽宗皇后由金返临安,臣僚献《皇太后回銮颂》,以吴?所制爲第一,并因此进官。事见《三朝北盟会编》卷二二三。 吴?的作品>>

宋孝宗

宋孝宗赵眘(一一二七~一一九四),字元永,秀王偁子,生于秀州。初名伯琮,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三二)选育宫中,赐名瑗。十二年,封普安郡王。三十年,立爲皇子,更名玮,进封建王,赐字元瓌。三十二年,立爲皇太子,改今名,赐今字。同年,即皇帝位。建元隆兴、干道、淳熙,在位二十七年。淳熙十六年(一一八九)传位于其子赵惇(光宗),尊爲至尊寿皇圣帝。光宗绍熙五年卒,年六十八。事见《宋史》卷三三至三五《孝宗纪》。 宋孝宗诗,据《周文忠集》等书所录,编爲一卷。 宋孝宗的作品>>

顔度

顔度,字鲁子,崑山(今属江苏)人。高宗绍兴二十七年(一一五七)进士(《至正崑山郡志》卷三、四)。孝宗干道元年(一一六五)知临海(《嘉定赤城志》卷一一),改知长兴。八年,召拜监察御史(《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之二二)。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迁太常少卿,出爲江东、福建转运副使(《景定建康志》卷二六),知湖州。与朱熹友善,孝宗谓每出一言,不动如山,因以如山自号。明嘉靖《崑山县志》卷一一有传。今录诗三首。 顔度的作品>>

李远

李远,字器之,毗陵(今江苏常州)人。高宗绍兴二十七年(一一五七)进士。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着作佐郎。五年,爲福建安抚司参议官。事见《南宋馆阁录》卷七、八。今录诗四首。 李远的作品>>

李明

李明,一作汝明,字吉甫,本贯济南(今属山东),流寓长汀(今属福建)。高宗绍兴二十七年(一一五七)进士,调连州司法参军。事见《永乐大典》卷七八九四引《临汀志》。 李明的作品>>

郑昺

郑昺,字秀(《独醒杂志》卷八作尚)明,闽县(今福建福州)人。高宗绍兴二十七年(一一五七)进士。歷枢密院编修官、知南州,后擢京西运判,官终承议郎。事见《淳熙三山志》卷二九。 郑昺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