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

王崈

王崈,字德升,新淦(今江西新于)人。困踬场屋。后入玉笥山修道,独居白云斋十余年,卒。与曾敏行(一一一八~一一七五)有交往,时年六十余。事见《独醒杂志》卷六。 王崈的作品>>

晁公遡

晁公遡,字子西,济州鉅野(今山东巨野)人,公武弟。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进士(清康熙《清丰县志》卷四)。史籍无传,据本集诗文,知其举进士后歷官梁山尉、洛州军事判官、通判施州,绍兴末知梁山军。孝宗干道初知眉州,后爲提点潼川府路刑狱,累迁兵部员外郎(《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之二○)。有《嵩山居士文集》五十四卷,刊于干道四年(一一六八),又有《抱经堂稿》,已佚。 晁公遡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嵩山居士文集》爲底本。校以清初抄本(简称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清知圣道斋抄本(简称知圣道本,藏上海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晁公遡的作品>>

李靓

李靓,幼孤,母督之学,不肯卒业,母诘之,辞曰:“国家遭女真之变,寓县云扰,士当捐躯为国勘大憝,安能呫嗫章句间,效浅丈夫哉?”岳飞督师平虔寇,挺身从之,未行,奔母丧。服除,走淮南,以策干都督张浚,浚奇之,使隶淮西总管孙晖戏下。累功授承信郎。 李靓的作品>>

李缜

李缜(一一○九~一一六五),字伯玉,自号万如居士,南渡后寓泉州(今属福建)。以父荫监南岳庙,迁福建路转运司主管文字。后主管敦宗院凡三十年。孝宗隆兴二年十二月卒。年五十六。有文十卷。梅百咏一篇,已佚。事见《晦庵集》卷九二《朝请大夫李公墓碣铭》。 李缜的作品>>

蔡柟

蔡柟(?~一一七○),字坚老,自号云壑道人(《舆地纪胜》卷三五《江南西路·建昌军》),南城(今属江西)人。徽宗朝尝通判袁州(清干隆《袁州府志》卷一七)。负有诗名,与曾纡、吕本中多唱和,江西宗派诸贤推重。孝宗干道六年卒,有《云壑隠居集》三卷、《浩歌集》一卷,已佚。事见清同治《南城县志》卷八之一。今录诗八首。 蔡柟的作品>>

王予可

王予可(?~一一七二),字南云,吉州(今江西吉安)人。南渡后居上蔡、遂平、郾城间。早年隶军籍,三十岁左右时大病后忽发狂,愈后能把笔作诗文,作品中多避宋讳,遂以诗文名,佯狂玩世。金大定十二年兵乱,乱兵将领知其名,欲挈之北去,未几即病卒。事见《中州集》卷九,《金史》卷一二七有传。今录诗八首。 王予可的作品>>

徐珩

徐珩,字公饰(《前贤小集拾遗》卷一)。生平不详。《宋诗纪事补遗》以爲即清干隆《福建通志》卷三四所载宁化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特奏名,曾官知上饶的徐衍,姑从之编次。今录诗五首。 徐珩的作品>>

刘镇

刘镇(一一一四~?),字方叔,一字子山(《绍兴十八年同年小录》),乐清(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十八年(一一四八)进士(《梅溪前集》卷一)。歷隆兴府司法,知长溪县,隆兴府通判。事见明永乐《乐清县志》卷七。今录诗三首。 刘镇的作品>>

郭昂

郭昂,字百二,宁都(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十四年(一一四四)曾预解试,后爲国子监助教。事见《宋诗拾遗》卷二○、明嘉靖《赣州府志》卷九。 郭昂的作品>>

李焘

李焘(一一一五~一一八四),字仁甫,一字子真,号巽巖,眉州丹稜(今属四川)人。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进士,授成都府华阳县主簿,未上,读书丹稜龙鹤山(或作龙鹄山)。十二年秋,始赴任。歷官州县及朝廷史职多年。孝宗朝仕至同修国史,北宋典故,尤爲该洽。淳熙十一年,以敷文阁学士致仕,寻卒,年七十,謚文简。着有《续资治通鉴长编》千卷,用力垂四十年,叶适以爲《春秋》之后纔有此书;诗文集五十卷,已佚。事见《周文忠集》卷六六《敷文阁学士李文简公神道碑》,《宋史》卷三八八有传。 李焘诗,据《两宋名贤小集·李文简诗集》等书所录,编爲一卷。 李焘的作品>>

李鼎

李鼎,南城(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十五年(一一四五)进士(明正德《建昌府志》卷一五)。官兴业令(清同治《建昌府志》卷七)。 李鼎的作品>>

郑鑑

郑鑑,字自明,号植斋(《宋元学案补遗》卷三四),长乐(今属福建)人。孝宗干道九年(一一七三),以太学上舍生释褐(《宋会要辑稿》舆服四之二九)。淳熙三年(一一七六),爲校书郎。四年,迁着作佐郎。五年,爲着作郎兼太子侍讲(同上书职官七之三一),出知台州。事见《南宋馆阁录》卷七、八,《续录》卷八。 郑鑑的作品>>

毛崈

毛崈,字崈大,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孝宗干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清干隆《温州府志》卷一九)。歷教授,知县,大理司直,太常丞等,官至权礼部侍郎。宁宗开禧元年(一二○五)出知漳州(清康熙《漳州府志》卷九)。明弘治《温州府志》卷一三有传。 毛崈的作品>>

汪熙

汪熙,泾县(今属安徽)人。孝宗干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仕教授。事见清嘉庆《泾县志》卷一四。 汪熙的作品>>

醉道人

醉道人,孝宗干道中曾行乞于澧州市中。事见《沅湘耆旧集》前编卷三一。 醉道人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