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竹修,字养拙,号虚庵,又号逸叟。台中人,光绪间生员。〖参考连横《台湾诗荟》附录,作者简介。〗其父因施九缎事件遭受牵连,光绪十六年(1890)王竹修自请代父受罪,然未获台湾巡抚刘铭传同意〖参考王竹修〈敬步紫蕉赠韵〉一诗自注云:「是时,余廿一,方遭施案所累」、「庚寅(1890)十一月,余自泉州到台北禀请代父受罪,刘爵抚(按:指刘铭传)不许。」〗,致使生活困蹇穷愁。日治后,王氏丧妻又患耳病,幸赖诸弟资助,始度过难关。昭和四年(1929)创「东墩吟社」,并任社长,后因病力辞,与同宗王石鹏担任该社顾问。王氏擅诗,与新化王则修、南投张达修并称「三修」,又因工于书法,与王石鹏、王则修并称「三王」。除閒咏诗外,王竹修亦热衷击钵联吟与课题徵诗,连横《台湾诗荟》谓其著有《养拙诗钞》,未刊。〖参考张淑玲《台湾南投地区传统诗研究》,文化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3年5月。〗今王氏诗作据《台湾日日新报》、《台南新报》、《台湾文艺丛志》、《台湾诗报》、《诗报》、《南瀛诗选》等报刊合集辑录编校。(向丽频撰) 王竹修的作品>>
王子典,字适均,云林县斗南镇人。出生于医学世家,曾赴日本学医,学成后返乡开设眼科医院。日治时期担任斗六庄协议会员,获颁绅章。因医术高明,高寿过世后乡民雕刻神像奉祀于当地的温?宫,被尊为王帝君或王恩主。王氏汉学根基相当深厚,曾加入大正九年(1920)成立的「斗山吟社」。昭和三年(1928)「斗南吟社」成立时,与斗六秀才黄绍谟并被荣聘为顾问。有十二生肖诗,颇获好评。此外,尚有〈说鸡〉、〈说猪〉、〈说兔〉、〈说羊〉、〈说猴〉等古文。昭和五年(1930)台湾文艺界掀起「儒、墨」论战时,亦撰文〈读兼爱非无父辩等论书后〉投稿《台南新报》(5月23日)抒发己见。昭和14年(1939)有《王子典诗文集》问世,惜今已遗佚。〖参考《台湾实业名鉴》,台中:台湾新闻社,1934年,页248;《南部台湾绅士录》,台南:台南新报社,1907年,页276;赖美燕《斗六地区文学发展之研究》,南华大学文学系硕士论文,2007年6月,页61。〗诗作目前多见于《台湾日日新报》、《台南新报》、《诗报》等报刊,兹据以辑录编校。 王子典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