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寒寻保社,禅缚笑臞儒。
不饮奇嫌问,无金墓懒谀。
计成投畚遁,绪触拔钗沽。
瓶钵真居士,衣冠一野夫。
忏堂甘刬草,慧海誓乘桴。
狂象驯依圯,翔鸾铩就笯。
花沾迦叶体,雪媚藐姑肤。
柏树还生子,优昙总恋柎。
那曾僧气足,遍道净缘劬。
初地诚回向,诸天想唯俞。
塔铃通译语,台镜豁尘污。
出入谁司键,推敲讵待符?
座充摩诘室,斋抵步兵厨。
索索诗魔退,凉凉酒疟苏。
杜机皈怖鸽,幻迹悟飞凫。
到此题从凤,其间隐即蛛。
终同守城墨,遑作泣歧朱?
可忆趋京辇,频年侍阙觚。
拘留桑下宿,蹭蹬棘中途。
风雪过茶董,江湖话木奴。
说经当席夺,咏史又船租。
未种花盈县,徒贻水满盂。
脱身辞请谒,容膝学跏趺。
独寐宁妨寤,卬须枉见呼。
祇园随喜施,息壤劫盟俱。
蔬饭匆匆具,蒲团个个铺。
韬名期蛰豹,伺影戒逢狐。
宗派商师友,行藏杂钓屠。
纵殊夫子瓮,颇类市公壶。
震旦方灰劫,恒沙矧蕞躯。
再中回日愿,万变看云图。
石鼓泉应歇,山楼月太孤。
傥来收橡实,相对饵松腴。
定律深心护,空轮悉力扶。
圆关探锁钥,静籁领笙竽。
般若何生灭,阎浮自混渝。
繄予常住否,微佛曷归乎?
闻梵知先觉,移文忍厚诬。
汪罗香火在,蛩駏莫愁无。
淸末民国初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原字长菴,改字伯潜,字伯潜,号弢菴、陶菴、橘隐,晚号听水、沧趣。陈家累代簪缨,为榕城望族。曾祖父陈若霖官至刑部尚书。宝琛年十三岁,县学秀才,十八岁中举。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戊辰科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授编修。陈宝琛兄弟六人,三人进士,三人举人,人称「兄弟六科甲」。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擢翰林侍读,与学士张佩纶、通政使黄体芳、侍郎宝廷等好论时政,合称「淸流四谏」。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沙俄侵佔伊犁九城,力主收复。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充武英殿提调官。翌年,授翰林院 侍讲学士,纂修《穆宗本纪》。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任江西学政,重修 白鹿洞书院。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上疎《请募勇参用西法教练》,主张「变化以尽利,任人以责实,筹饷以持久」,中法战争失利,受牵连,被降五级,回乡闭门读书,修葺先祖「赐书楼」,构筑「沧趣楼」。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任鳌峰书院山长。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任福建铁路总办,修漳厦铁路,并任福建高等学堂(即今福州第一中学)监督。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创立全闽师范学堂(今福建师大)。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奉召入京,任礼学馆总纂大臣。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毓庆宫行走,任溥仪老师,赐紫禁城骑马。继任汉军副都统、弼德院顾问大臣。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淸帝逊位,后仍追随溥仪。命修《德宗实录》。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张勋复辟时,推举为内阁议政大臣。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修成《德宗本纪》,授太傅。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引荐郑孝胥入宫。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随溥仪移居天津。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1932年),满洲国 成立,宝琛专程赴长春探望溥仪,拒受伪职。民国二十四年乙亥二月初一日(公元1935年3月5日)卯时病逝于北平住处,春秋八十有八。丧闻,溥仪震悼,赐奠醊,赐祭一坛,特谥文忠,晋赠太师,赏给陀罗经被,赏银九千元治丧葬。有藏书十万册,「淸末陈氏私家藏书之多,冠于全闽」。著有《陈文忠公奏议》、《沧趣楼文存》、《沧趣楼诗集》、《沧趣楼律赋》、《南游草》等。 陈宝琛的作品>>
无人和汝。
恁抽愁、万千绪。
相思金井阑边夜,忍重说、长安旧雨。
剩虚楼警梦,孤镫吊影,絮恨难曙。
谁误。
留人住。
奈啜泣王孙,冷吟交诉。
金笼买斗,几絇闲杀寒杼。
荆驼侧畔伤心过,又枨触、商音一度。
藜床下,等噤声偷活,且放秋去。
霜天里,朝朝风萚辞树。
夜长还要警孤眠,听打窗如雨。
更恻恻、危枝倦羽。
添薪虚忆庭槐古。
尽唱彻哀蝉,甚处觅、题红那管,客衣缁素。
长记九日江亭,商飙猎苇,此题弱冠曾赋。
而今人亦秃成枯,赢共阶蛩语。
忍撇却、乾梢断缕。
飘零休便随流去。
但保得、冬心在,转绿回黄,是归根处。
种菜闭门,英雄也曾埋照。
秋花瘦本输春,却省得、禽喧蜂扰。
只惭愧,衰颠渐秃,乞枝簪帽。
容易见花老。
趁萧晨转暖,霜姿端好。
晚节淡交,可许苇杭频到。
长年苦费浇培,剩自怡、地偏园小。
看了。
恐寻芳、素心人少。
算五十三龄,戊辰刚值。
奇才践清地。
正金莲光下,唏嘘先帝。
宫壶拜赐。
可曾念、黄州李委。
奈从今、白发苍颜,磨蝎命宫难避。
长记。
乾嘉全盛,岁岁苏斋,胜流高会。
奎精画里,衣冠客,尽时制。
适先庚旬日,诗龛诗老,南雅芙初并至。
恁沧桑、花甲重周,却来我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