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

吴芳培

清安徽泾县人,字霁霏,号云樵。乾隆四十九年进士。嘉庆间屡充乡、会试考官,提督河南、顺天学政。官至兵部左侍郎。诗工七律。有《云樵集》。 吴芳培的作品>>

吴厚培

字载涵,号敦仁,康熙己巳年生。卒于康熙己亥年。 吴厚培的作品>>

阮公沆

阮公沆,安南人。 阮公沆的作品>>

吴德功

吴德功,字汝能,号立轩。世居彰化,受业于从叔吴子超及柯承晖、陈肇兴、蔡醒甫诸先生,同治十三年(1874)中秀才。光绪十七年(1891)台湾省设通志局,受聘主修《彰化县志》。光绪二十年(1894)原已完成彰化县采访册,因乙未割台,遂佚失。日军入台北城之初,吴德功曾应台中知府孙传衮之邀,计议防范事宜,并筹设「联甲局」,募练勇、捕盗贼,对彰化社会秩序的维持,贡献颇大。日本领台后,执政者曾多方敦请吴氏出仕,委以职务。在诸多因素的考量下,吴氏接受日人的邀聘。明治三十年(1897)担任参事、明治三十一年(1898)担任台中师范学校教职、明治三十三年(1900)应台湾总督之邀参加「扬文会」,明治三十五年(1902)获颁绅章。《台湾士绅录》评之曰:「忠诚悃笃,急公好义,邑中大小事件,人无不就谋,谋而莫不通」。毕生重视社会福利,彰化育婴堂、忠义祠、节孝祠之筹建,皆由吴氏主其事。  生平著有:《戴施两案纪略》、《让台记》、《瑞桃斋诗话》、《瑞桃斋诗稿》、《瑞桃斋文稿》等。其中,后三部与文学相关。读其诗,将有助于晚清至日治中期台湾中部士绅在政权转移后的心路历程及现实处境之了解。以下以大正十年(1921)吴德功捐给台湾总督府图书馆的《瑞桃斋诗稿》手钞本为底本,进行编校。(施懿琳撰) 吴德功的作品>>

何霟

何霟,字雨望,号小山,新会人。贡生。有《捣药岩居集》。 何霟的作品>>

吴之振

清浙江石门人,字孟举,号橙斋,又号黄叶村农。康熙时贡生,官内阁中书。旋归隐。与吕留良合选《宋诗钞》,又有《黄叶村庄诗集》。 吴之振的作品>>

吴任臣

清浙江仁和人,字志伊,一字尔器,初字征鸣,号托园。康熙十八年应博学鸿儒科,列二等,授检讨,充纂修《明史》官。与李因笃、毛奇龄等为友。顾炎武亦服其“博闻强记”。有《十国春秋》、《周礼大义补》、《山经广注》、《托园诗文集》等。 吴任臣的作品>>

吴纬炳

吴纬炳,字经才,钱塘人。光绪乙未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官御史。 吴纬炳的作品>>

吴养原

吴养原,字思澄,仪徵人。荫生,官刑部主事。有《觚斋诗集》。 吴养原的作品>>

吴颐吉

吴颐吉,字少溪,武进人。诸生。有《仙蝶楼诗存》。 吴颐吉的作品>>

吴隆骘

吴隆骘,字邓人,号退余,桐城人。考授州同。有《拙余轩诗集》。 吴隆骘的作品>>

何佩萱

秀才,拖条长辫子,为人忠厚清正。抗日期间,日寇杀进城,要求有声望人士出来组织自治会,众民反复恳求何出任,救救大家性命。何拍桌云,为大家性命,我也准备死而出任。后改名为县长,前后一年左右,抗日胜利后,未有任何处分。 何佩萱的作品>>

何其超

何其超,字古心,青浦人。有《藏斋诗钞》。 何其超的作品>>

吴之章

吴之章,字松若,号槎叟,江西长宁人。诸生。有《泛梗集》。 吴之章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