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

王棨

唐朝江南道福州福唐縣(今福建福清)人,字辅之,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懿宗咸通末前后在世。咸通三年(公元862年)进士及第,娶同榜陈翚之女为妻。咸通六年(公元865年)中博学鸿词科。咸通九年(公元868年),江西观察使李骘聘为团练判官,咸通十年(公元869年)又中书判拔萃科,平判入等。授侍御史,不久,改大理寺司直。咸通十二年(公元871年),贬太常博士,后出知丹阳利国监,摄(代理)右司马,摄盐铁出使巡官。官至水部郎中。擅长词赋,“词赋清婉,托意奇巧”,与谢观、黄滔、徐寅并称晚唐律赋四大家。李调元评王棨之《沛父老留汉高祖赋》云:“指点生动,不寂不喧,此妙为王郎中所独擅。……此篇尤脍炙人口”。浦铣评《玄宗幸西凉府观灯赋》云:“一游一豫,忽此地以微行;不识不知,竟何人而望幸。”广明元年(公元880年),黄巢入长安,王棨避祸淮南,或入高骈幕府。光启二年(公元886年)在扬州,知两使句务。光启三年(公元887年),高骈失政被杀,王棨下落不明,可能归终乡里。有《麟角集》一卷,今存。另有《王棨诗》一卷,已散佚。 王棨的作品>>

薛莹

唐文宗时人,生卒年里贯均未详。与喩凫同时。有《洞庭诗集》一卷,已佚。《全唐诗》存诗十一首,残句二。 薛莹的作品>>

李义府

李义府,瀛州饶阳人。对策擢第,补门下省典仪,寻除监察御史、太子舍人,与司议郎来济俱以文翰见知,时称“来李”。尝献《承华箴》,预撰《晋书》。高宗嗣位,迁中书舍人,以贊立武昭仪,擢中书侍郎,晋中书令,怙宠稔恶,长流巂州。存诗八首。 李义府的作品>>

张楚金

张楚金,张道源族子,并州祁人也。少有志行,事亲以孝闻。初,与兄越石同预乡贡进士,州司将罢越石而荐楚金,辞曰:“以顺则越石长,以才则楚金不如。”固请俱退。时李勣为都督,叹曰:“贡士本求才行,相推如此,何嫌双居也。”乃俱荐擢第。楚金,高宗时累迁刑部侍郎。仪凤年,有妖星见,楚金上疏,极言得失。高宗优纳,赐帛二百段。则天临朝,历位吏部侍郎、秋官尚书,赐爵南阳侯。为酷吏周兴所陷,配流岭表,竟卒于徙所。著《翰苑》三十卷、《绅诫》三卷,并传于时。 张楚金的作品>>

辛常伯

辛常伯,骆宾王同时人。诗一首。 辛常伯的作品>>

田游巖

田游巖,京兆三原人。初补太学生,罢归。遍游山水,后入箕山,筑室许由庙东,自号许由东邻。调露中,高宗游嵩山,亲至其门,游巖山衣田冠出拜。帝令左右扶止之,谓曰:“先生养道山中,比得佳否?”对曰:“臣泉石膏盲,烟霞痼疾,既逢圣代,幸得逍遥。”敕乘传赴都,授崇文馆学士,进太子洗马。垂拱中,坐与裴炎善,放还山。蚕衣耕食,不交当世,惟与韩法昭、宋之问爲方外友。诗一首。 田游巖的作品>>

邵昇

邵昇,中宗时人。诗一首。 邵昇的作品>>

郎余令

郎余令,定州新乐人。博学知名,兼善画,擢进士第,授霍王元轨府参军,改着作佐郎。诗一首。 郎余令的作品>>